2020年11月14日至16日,中心博士研究生赵舒窈、邓怡,硕士研究生白一婷、陈睿赴蓉与中心在蓉毕业硕士研究生向雪、黄穗共同参加“筑梦成渝•共创未来”川渝青联政法界别交流活动及第十五届西部法治论坛暨第七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
行程感想
1. 11月15日 | 川渝青联政法界别交流活动
15日上午,我们与川渝两地青联政法界别同仁一起前往崇州市道明竹里参观。道明竹里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在崇州为官时陆游的诗句“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乱红飞尽绿成阴,有鸣禽。”正如诗中描绘的那样,道明竹里是一个有竹、有树、有鸟、有茶的,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地方。在崇州道明竹里我们观察到,作为一个2017年初完成的乡村建设项目,这里融合了原住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公司、商业联盟、设计师联盟等多种发展主体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幽静的自然之美,也对新农村产业发展市场化、治理体系制度化有了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
同时,道明竹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与新时代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显著成效,也启示着作为金融法专业在校研究生的我们:在对农村金融法律制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当立足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了解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障碍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去思考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服务于实践。
2. 11月16日 | 十五届西部法治论坛
16日,我们师生一行人同重庆市青联政法界别代表前往成都市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参加十五届西部法治论坛暨第七届“治蜀兴川”法治论坛。
在论坛上,我们聆听了四川省法院院长王树江围绕“天府中央法务区建设”作的主旨演讲,王煜宇教授关于“成渝双城经济圈如何并‘双’成‘圈’”的主旨演讲,四川省政府秘书长降初关于“四川省决战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与法治保障”的主旨演讲。王树江院长从司法实践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城市中央法律服务区构建的设想,启迪了我们对未来司法发展的新思路。王煜宇教授从为什么要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讲起,介绍了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功能定位与战略部署;又进一步分析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机制与差距挑战,并结合世界和东部地区先进经验提出了成渝地区并“双”成“圈”的协同对策。降初秘书长向我们讲述了四川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实践特色,以及法治是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基石。听完讲座,我们对司法体制的未来发展有了新的设想,对成渝双城关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有了新的认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法治的保障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离不开法治保障,这对我们法学专业青年学子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当将书本上的法学知识应用到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实践中,去思考其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法律制度,目前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以及应当如何进行完善。进一步讲,就是要立足于成渝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与产业背景,并借鉴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先进的发展经验,去思考如何通过法律来促进成渝两地并“双”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