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3月4日、5日在京召开,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王煜宇提交了关于解决民生事实的提案。过去一年,她始终坚持在调研的深度、广度上下功夫,搞清协商议题的情况、成因、对策,使自己真正具备协商议政的思维能力。她说:“政协不是权力机关,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
作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的王煜宇一直从事法律研究,从2018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起,三年来,王煜宇利用假期,积极深入调研,掌握一手材料。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她提交了《关于加强“软基建”投入,夯实消费经济基础设施》《关于修改《人民调解法》,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社会功能》等5份提案。5份提案件件关乎民生大事难事,关注度高、针对性强,提案立案率100%,在国家立法和重点提案办理中得到重视。
“说得对就是能够提出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意见建议,这就需要求真务实的能力水平。”王煜宇说。在2020年两会结束后,作为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代表和青联界别代表,王煜宇被邀请参加全国政协、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青联、最高人民法院、重庆市政协、重庆市高院、重庆市青联等组织开展的各类调研、督查、会议、座谈。王煜宇认为,懂政协是履职的第一步,是做好全国政协委员工作的前提条件。要做到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在学习中履职,在履职中学习。
2020年2月初,王煜宇和全国人民一样,一直关注着战“疫”动态,在为“前线”揪心的同时,也一直在想着能够为战“疫”做点什么。“我想,作为一名从事法学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那就写提案吧。”
“从传染病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入手,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王煜宇经过缜密思考,她适时提出关于《修改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的及时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提案,提出应立即启动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的清理修订工作,积极应对新时代公共卫生防疫和重大传染病防控的迫切需求。
2月11日,全国政协提案委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将该提案转送全国人大法工委、司法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并于2020年3月2日在《人民政协报》刊登。
在很多人看来,去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延迟了好几个月开学,是放了一个“长假”。但在王煜宇看来,学习和研究是不能“放假”的,老师们一直长期在岗,阅读、研究、填表、备课、教学。把教学方式从课堂变成在线,从“亲授”变成“网授”。
今年全国两会,结合前期的调研和思考,王煜宇将注重双向发力更好凝聚共识,联系重庆实际和自身经历,进一步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小组发言等各种履职形式和渠道,讲好重庆故事,探寻用更好的法治实现和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将不忘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牢记凝聚共识、协商议政的使命,着力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求真务实能力。”王煜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