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简介
时间:2020.08.22 15:00-19:00
方式:腾讯会议
主题: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年度总结与读书分享
参会人员:王煜宇教授及王门在校硕博士研究生
主要流程
1、王煜宇教授开场致辞
2、1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年度总结
3、王煜宇教授点评
4、调研成果汇报与分享
5、实习及考博经验分享
会议伊始,王煜宇教授表明,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本次会议对自己的学习及实践情况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也就自己近期阅读的体会与收获进行分享交流。其后,王煜宇教授结合读书的形式与内容与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对于读书的看法。王煜宇教授表示,读和书两个字都应该进行扩大化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读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另一方面,书的内容也不仅仅限于平常的书籍,网络咨询、实习实践、社会调研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内容。王煜宇教授强调,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们不仅要多读书,更要会读书,读好书,并且应该努力从专业角度去思考和表达所读的书。最后,王煜宇教授也建议大家充分利用中心的平台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以及表达能力。
年度总结
总结汇报
研一八位同学依次对自己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各位同学均结合自己专业课程学习、校内外活动参与、课外阅读以及社会实践等情况总结了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同时,也梳理了自己还存在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自我完善的计划。
其中,白一婷同学重点阐述了对自己所感兴趣研究内容的发现与探索,陈睿同学从多个角度剖析了自己的进步与不足,雍佩同学在交流中针对《21世纪资本论》一书中提及的具体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熊彭杰结合《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一书中对于贫穷原因的分析阐述了自己对于贫穷本质的看法,高云龙同学介绍了自己课外阅读的目的与相应内容,黄东禹同学以杂记形式交流了自己读研一年的深切感受,吴兴兵同学分析总结了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与成长,陈金涛同学分享了自己通过微信文章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学习方式。
阅读分享—好书(文)推荐
书籍类: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罗伯特c莫顿《金融学》、 博登海默《法理学》、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席勒《金融与好的社会》、费孝通《乡土中国》、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席勒《动物精神》
论文类:岳彩申《论经济法的形式理性》、宁立志《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的得与失》、张怡《税收法定化:从税收衡平到税收实质公平的演进 》、杨延超《论数字货币的法律属性》、程啸《民法典编纂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王煜宇《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供给过剩的法经济学分析》、张守文《疫情防控:经济法的解析与应对》、温涛,王煜宇《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王延川《智能合约的构造与风险防治》
王煜宇教授点评
研一同学进行总结汇报后,王煜宇教授针对大家的学习情况一一进行了点评与分析。同时,王煜宇教授也再次强调,读书的过程是我们与世界进行交流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读书应该选择真正有深度、有穿透力的书籍,并且需要按照理论认识—根据探寻—思想体悟的顺序层层深入地去展开阅读,如此方能真正读有所思、学有所获。
调研汇报
研一吴兴兵同学、研一黄东禹同学、研二蒋昊禹同学以及博一邓怡同学分别对自己暑期参加社会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报分享,既总结了自己对所调研项目的调查和学习情况,也分享了自己对于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全新认识。
经验分享
研二黄茜茜同学结合自己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的实习经历,与大家分享了实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自己参办的具体案件,黄茜茜同学具体说明了法律思维以及公正裁判立场的重要性。此外,黄茜茜同学也结合自己在实习中参与各项事务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对于法律职业新的认识与感受。
研三何泓宇同学结合自己的备考经历,具体从考前信息查询、备考资料准备、考试内容分析、论文发表情况与考博优势等方面与大家分享了考博的经验,同时,其也建议有考博意向的同学尽量能够提前与导师取得联系,以便展开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雨果曾说,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虽然本次读书分享会至此已正式结束,但关于读书与学习,我们将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