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19年10月24日上午,世界银行(以下简称世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已从去年的第46位跃升至今年的第31位,提升15位,首次跻身世界前40位。
公开资料显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范围横跨整个企业周期,从开办企业到办理破产,监测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在中国,世行主要监测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然而,中国作为人口与经济大国,仅有2个样本不足以代表中国营商环境的整体水平。因此,世行决定新增广州、重庆为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样本城市,于2021年开始正式测评。
世行营商环境测度模型的核心是反映保障中小型内资企业建立、运营、发展和容错处理的制度环境与法制环境。《营商环境报告》收录的数据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基于对相应问题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解读。因此,评估所涉专业文件的翻译文本是世行评估重庆市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翻译工作是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重要环节。
近日,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受重庆市某机构委托,已顺利完成了第一批专业性文件的翻译、校对工作。从1月21日开始到2月3日定稿,翻译人员在春节疫情期间,一致坚守在工作岗位,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翻译工作。在除夕夜前,全部初稿翻译完成;春节期间,校对稿陆续完成。中心主任非常重视此次翻译工作,把关工作流程并亲自定稿,确保译稿的质量与水准。中心在2月3日提前完成了翻译工作。
重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努力,社会各界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日前,作为度量各城市的商务诚信及营商环境状况的“2019中国城市商业信用环境指数”发布,重庆在全国大城市榜单排名第五,领跑西部。在此之前,由央视发布的《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2018》里,重庆综合排名第五,其中创新环境排名第三,社会环境排名第二。重庆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对接世界银行评价指标体系,出台了一系列的专业文件,反映了重庆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雄心与决心。
对于中心翻译工作人员来说,此次翻译工作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一方面,与以往翻译项目不同,此次翻译内容涉及的中文词汇和术语表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高度的概括性,翻译组需要深刻理解术语内涵,把握相关表达的政策背景,才能予以精准的英文翻译;另一方面,本次翻译工作的服务目标相较于以往翻译工作而言具有更强的实践价值与政策意义,也是中心贯彻产学研融合发展理念的体现。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很荣幸能参与此次翻译项目,中心翻译团队将以专业、严谨的态度确保翻译内容的精准性、高效性,全力协助委托单位及世行关于重庆市营商环境评估的相关工作。相信通过此次翻译工作,中心在以后的研究与实务工作中将具有更开阔的视野。
写在最后的话:在这一特殊时期,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坚定担当、坚守委托、坚持踏实开展研究与工作,助力世界银行对重庆营商环境的评估工作,为重庆营商环境的改善贡献绵薄之力。良好的营商环境离不开健康的经济社会的滋养,让我们共同期待春回大地阳初动,日转阴崖雪尽消,疫情早日被战胜,社会早日恢复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