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特色金融法治研究中心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努力为成员搭建优良的国际化学习平台。与此同时,中心成员求真务实、协同奋进、开放创新,在国际化成果研究与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推动中心国际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王煜宇教授
我中心主任王煜宇教授受深圳国际仲裁院(又称“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深圳仲裁委员会”,英文简称SCIA)聘请,为深圳国际仲裁院新一届仲裁员,聘期三年,将与来自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的其他仲裁员一起,独立、公正、高效地办理仲裁案件,共同建设全球一流的争议解决平台。
3月21日至23日,全国政协“仲裁法的修订”视频调研会连续三日分别在上海、深圳、北京开展。我中心主任王煜宇教授参加会议,同三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仲裁机构负责人以及仲裁员、法官、专家学者、律师和企业代表等在线讨论,交流意见建议。
此外, 3月18日,我中心主任王煜宇教授参加重庆欧美同学会联合重庆知联会、市新专联召开的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会议并发言,发言内容受到与会者广泛好评。
梁爽老师
中心研究员梁爽老师的“Legal aspects of privately financed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PFIPs) in China: the case for international standards"(私人融资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探讨——基于国际标准)一书被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法律图书馆收录,并被列入该图书馆的在线公共访问目录 (OPAC)。同时,该出版物也将被引用在与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工作相关的近期著作的参考书目中,并在2022 年第 55 届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会议上发行。
梁爽,1983—,女。2006年—2016年在英国学习法学及从事法律事务相关工作。2008年取得英国伯明翰大学法学硕士学位,2014年取得英国利兹大学法学博士学位,2016年通过英国solicitor律师资格考试,以单科第一名的成绩刻入光荣墙。2011年在英国利兹大学担任助教,辅助《国际商法》授课。2013年特聘为布莱特福特大学讲师,为中石化高级研修班讲授《国际投资争端解决》课程。在全球著名的律师事务所Taylor Wessing LLP和Gateley LLP工作过。
2016年底通过《重庆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文件,进入西南政法大学执教至今,期间于2018年借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条约法律司。主持多项中外合作研究项目,省部级项目。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中英文论文、译文。多次在国际组织、国外高校主办的国际会议上发言。
研究方向为国际投资法,跨国PPP投资,国际商事仲裁,欧盟法,“一带一路”法治合作研究等。精通英文及中英投资相关的法律实务。
林少伟教授
中心研究员林少伟教授近年出版了《普通法世界的公司治理:股东权力的政治基础》、《英国慈善委员会指引》、《法理学讲义》、《中国公司法的问题与出路》、《链之以法:区块链值得信任吗?》、《所有权与控制权——英国公司演变史》、《信义法的法理基础》、《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等译著。
1
译著:克里斯多夫·布鲁纳:《普通法世界的公司治理:股东权力的政治基础》,法律出版社,2016年6月。
2
译著:《英国慈善委员会指引》,法律出版社,100万字,2017年5月。
3
译著:亚当·斯密:《法理学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1月(合译)。
4
译著:《中国公司法的问题与出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8年8月(分卷主译)。
5
译著:凯文·沃巴赫:《链之以法:区块链值得信任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5月。
6
译著:布莱恩·柴芬思:《所有权与控制权——英国公司演变史》,法律出版社2019年12月(合译)。
7
译著:安德鲁·戈尔德,保罗·米勒:《信义法的法理基础》,法律出版社,2020年6月(合译)。
8
译著:凯伦·杨:《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规制》,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7月(合译)。
林少伟,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法学硕士,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博士后(信托方向),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司治理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商法教研室副主任、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和西南政法大学共建民事检察研究基地副主任;《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青年学科编辑;2018年入选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9项,出版专(译)著11本,发表论(译)文52篇;2020年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奖;2020年同时入选中国商法学研究会和中国商业法研究会优秀青年人才。
曾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德国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大学、波兰华沙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授课和交流;兼任中国商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商业法研究会理事,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五分院咨询专家、四川岳池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广州仲裁委员会、重庆仲裁委员会和珠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曾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五巡回法庭挂职担任法官助理和四川省岳池县人民检察院挂职担任副检察长。作为律师曾为安徽海螺水泥、重庆银行等多家知名企业提供法律服务,连续两年(2018年和2019年)获得市律师协会十大商业交易(非诉讼)法律服务经典案例。
中心国际化平台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研究基础
近年来,我中心成员发表多篇外文专著、外文论文以及外文研究报告,为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供了丰硕坚实的研究基础。
国际合作与交流形式
与此同时,中心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开展多学科、多领域交流合作。近年来,中心多次与国际知名学校、机构等开展论坛、研讨会、年会等不同形式的国际会议,以及不断深入在项目合作、人员交流、合办机构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
截止目前,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智库)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英国兰卡斯特大学法学院、日本横滨国立大学法学院、英国大宪章岛国际创新中心等国外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
回首过去,中心依托国内一流的金融法学科实力和建设水平,不断加强与国际国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和实务机构的跨学科、多领域交流,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增强队伍专业素质建设,吸收优秀青年人才,积极搭建国际化、跨学科的科研平台,促进中心成员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