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最新资讯» 聚焦二十大 | 以金融法治视角解读二十大(上)

聚焦二十大 | 以金融法治视角解读二十大(上)

bd8612bffb1e4f68eef8245bb5dae154.png

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0月1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金融法治研究中心将金融法治研究与国家大政方针紧密结合,以新视角解读二十大报告,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主题推送分为上下两期。本期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d4ab20bfaee87b48c8dc0568f5c79f4.png

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习近平

《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优化。


1

优化金融结构

提升金融机构的稳健性,加大不良资产核销力度,强化资本补充。督促中小金融机构回归本源和主业,有序推进中小银行改革重组,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增加长期资本供给,满足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多元化、差异化融资需求。

2

深化金融市场改革

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方针,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适时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壮大各类中长期投资力量,强化投资者保护。促进债券市场各类基础设施之间有序互联互通。积极稳妥发展期货市场,完善衍生品市场监管体制。推动境外上市备案制度落地实施,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境外上市。强化保险保障功能,促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健康发展,深化车险综合改革。

3

扩大高水平金融开放

在安全可控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投资便利性,构建与金融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监管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走出去”经营管理水平和全球竞争力。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多边主义原则,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治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习近平

1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上,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步入新时代,构建新格局,中小企业必须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的远景目标不断前行,即要从过去相对粗放式发展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因此要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破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所产生的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解决方案,通过将数字技术纳入中小企业融资的各环节,实现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及政府的三方联动,共同打造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以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耗费更少的人力来撬动中小企业更多的信贷融资。

2

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在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上,《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有条件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维护币值稳定。

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助力实现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价格上,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降低实际贷款利率,降低企业综合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加强预期管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结构上,持续支持“三农”、小微企业发展,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突出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设备更新改造等专项再贷款。

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在金融监管方面,《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指出要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是经营管理风险的行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进一步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

加强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稳妥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大型企业债务风险。

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保交楼、稳民生,推动建立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继续做好P2P网贷存量风险处置等工作。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压实金融机构及股东、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等各方责任,健全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重大风险处置机制,发挥好存款保险风险处置操作平台作用,夯实资源保障体系,形成“好人得好报、坏人得坏报”的正确预期,建立维护金融稳定的长效机制。对跨行业、跨区域和跨境风险,加强监管协同和上下联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4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资本市场的功能是否充分发挥,是判断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根本标准。从 1990 年上海证交所建立至今,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体系日益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建立,资本市场规模居世界第二位。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规范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改革创新、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与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与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资本市场的国民经济晴雨表功能、普惠金融功能、引领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出来。故而需要从深化注册制改革与优化资本市场环境协调互动、提高资本市场参与主体质量以及健全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等多方面措施出发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